好了,是时候好好的过一遍和声了。跟着王老师学习,又发现了很多细节的地方,于是在这里统一记录一下。
我现在的打算就是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过,适当的进行一次总结。
绪论
第一次看的时候硬是看懵了,其实就是一些准备工作,一些基础的概念。
第一章
四部和声的基本概念,书里主要拆成了6个小点,其实主要讲了声部排列的要求,以及旋律位置的概念。
声部排列
- 重复音:三和弦放到四个声部必然会重复一个音,功能性和弦一般是重复根音。
- 声部交叉:其实是一个书写的问题,即使真的交叉了,也只需要交换一下符尾。
- 排列法:密集排列或开放排列,以数字4为分界线,声部之间大于4度的就是
开放排列
。低声部与此种声部不受限制。
排列法那个我之前一直记不住,老是记不住是四度还是五度。现在想明白了,排一个最紧密的连接,比如
C-E-G-C
,那再怎样都要出现四度。所以分界线是四度。旋律位置
这个知识点非常的简单,其实就是看最高音声部是和弦的根音、三音或五音
,如果最高声部是和弦的根音
,那么便叫根音旋律位置。
这个知识在后面学习终止式的完满程度
的时候会再次提到。
第二章: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
这一章主要是介绍了功能体系,TSD的标记,以及不同的功能之间怎么进行。
可以记一下的就是那个正格进行、变格进行、完全进行
,简单的来说就是有属和弦参与的就是正格,有下属的就是变格,都有的就是完全。
还有一个比较琐碎一点的就是半正格
与半变格
,也就是说进行到D
或S
。
第三章:原位三和弦的连接
和声连接的基础就是声部进行,这句话王老师有特别的强调。想想也是,整个和声学就是在研究和声之间的进行,也就是声部之间的进行规律。
这一章会提到一些基本的概念与两种连接法。
新增概念
- 和弦之间的关系:比如
T
与D
我们称作四五度关系的和弦。那到底是四度还是五度?其实就是与音程的转位一样,T-D
与D-T
的关系罢了。(这里王老师还特意强调了,和弦之间的关系看根音就可以了,当然看每个和弦的三音、五音
也行,反正都是平行的。这个说法还蛮奇特的,下次跟学生说会更好的帮助理解。)和弦之间的关系就会涉及到和弦之间的共同音,比如二度、七度之间就是没有共同音...这个我不是很想记吗,基本上等同于常识的东西,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可以提一下。 - 声部进行的方向:
同向
、反向
、斜向
,这个听名字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。斜向是一个声部不动,另一个声部进行。平行
是同向
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情况。 - 进行的状态:
平稳
与跳进
。其中三度以上叫做跳进,二度叫做级进。这里我们会发现在第五章之前是没有超过三度进行的题目的,作为一个三度与平稳进行绑定的记忆点~
连接法
- 和声连接法:一个声部保持,其他声部就近连接。当然,以后会出现有多个声部保持的情况。总之,需要有共同音才能用这样的连接法。
- 旋律连接法:低声部与上方的三个声部反向进行。
第四章: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
王老师用了三个步骤来完成这个过程,有一些侧重点是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。
- 定调并划分结构:在这里着重强调了大局观,先看大的结构是怎样的。
- 判断功能并设计低音线条:在这里强调了一个预见性,特别是低音。比如说不要完全的依附于旋律线条,在节奏上不要齐奏,要有独立性。还强调了不要一个和弦一个和弦看,一定要有
整体感
,否则就是看了后面改前面。 - 填充内声部:一般来说中声部是起到附和高声部或者是稳定的作用,次中声部某些情况下可以流动。在填充的过程中可能需要修改低声部。
第五章:和弦的转换
这一章主要是为了排列法的改变,方便的进行和声的连接。当然也可以避免经常在更换和声,有些和弦可以用同一个和弦来代替。
简单的来说和弦的转换分为两类三个方法。因为现在主要是为旋律配和声,所以以旋律的进行来进行分类。
- 旋律呈三度或四度进行:这种情况可以用到两种方法,一种是
同向转换
,也就是上方的三个声部都进行到最近的和弦音。那么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在于排列法不发生改变
。第二种是反向转换
,中声部保持不动,两位两个声部反向进行到和弦音,同时排列法发生改变
(这里有个问题,就是说能不能让次中声部
保持,那么会容易出现一些超八度之类的问题,一般是不会进行使用。) - 旋律呈五度或六度的进行:这种情况只有一种方法就是
斜向转换
简单一点来说就是上方的两个声部做一个交换,更直白一点来说就是做一个音程的转位,同时排列法发生改变
。
这里的分类其实比较好记,我们前几章的时候讲过
四度
是一个划分密集排列于开放排列的分界线,那么这里也刚好是区分两种方法的一个点。第六章:为低音配和声
第七章:三音跳进
三音跳进具体的表现形式其实也是旋律上有跳进,三音跳进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了解,其实就是一个和弦的三音跳进到两一个和弦的三音。再具体一点的话还需要满足几个条件。
- 四五度关系的两个和弦:至于为什么要四五度关系,很好理解。如果是六度关系的和弦,如果就近连接,那其实也会变成三度,那就不是跳进了。七度关系的和弦也是同理。所以一定要四五度关系。
- 和声连接:这两个和弦一定要是和声连接,一就是说有个声部一定要保持。可以自行的举例,会发现出现连接法的错误。
- 跳进的声部:可以在高声部跟次中声部进行跳进。中声部跟我们上面说的一样,一般是做一个附和的声部,而且中声部跳进容易出错。
跳进后声部的进行:跳进完成之后事情并不算完成了,旋律一般还需要做反方向的进行。比如说在C大调中的T-S,那么在旋律上的体现就是
E-A-G
,等于最后还要一个二度绕回来。不过书上也讲到有两个特别的点需要额外的避免。- 小调中主到属的时候会出现
上行增五度
的情况,需要避免。但是下行增四度
是可以的。这是审美的差异,认为增五度是非常不和谐的,需要极力避免。 - 大调中主到属三音跳进的时候最后会进行到调式内的
导音
,这种时候就不能跟上方说的一样反向进行,需要直接二度解决到主音。
- 小调中主到属的时候会出现
在这里额外补充一下,跟和弦的转换一样,只要是声部跳进就会改变
排列法
。那么高声部中,高的跳到低的,就回从开放变成密集,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过程。而次中声部
进行三音跳进则会完全相反。旋律的跳进是三音跳进的表现形式,那么和弦转换也是旋律的跳进。那么当
三音跳进
与和弦转换
都能使用的时候,到底选择哪一个呢?- 观察旋律跳进之后的走向,如果不是反向二度解决,看看是不是同向解决到
调式主音
。都不是的话只能用和弦转换。 - 看整体的和声节奏来进行判断。
第八章:终止、乐段、乐句
这一章主要是介绍乐段以及乐句,主要还是一些曲式的知识吧,比如说一个乐段通常是上下两个乐句,然后中间的半终止与结尾的完全终止能够进行一定的属主呼应等等。
最重要的还是提到了终止的完满程度
。终止的完满程度简单的来说就是由三个因素来决定:
- 原位的属和弦进行到原位的主和弦
- 主和弦是根音旋律位置
- 主和弦需要位于强拍位置
如果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,那么便称为完满终止
,如果只满足一个或两个,那么则称这个终止式的完满程度不高。
上文提到,两个乐句之间因为终止式的不同,可能会形成属主呼应等情况。那么第一个乐句是不完满的完全终止,第二个乐句是完满终止,这样的关系在结构上也会有递进感。
第九章:终止四六和弦
在接下来学习某些特殊和弦的时候,我决心要按一个固定的模板来捋清楚每一个和弦的特点。
1.基础概念
终止四六和弦的外表是主三和弦的第二转位。当然不是任何一个主四六和弦都是终止四六和弦的,它需要满足一系列特别的条件才称得上是终止四六和弦。
2.和弦的准备与连接
简单的来说就是前面接什么和弦,后面接什么和弦。
- 和弦的准备:一般用下属组的和弦做准备,有时也用主和弦组,但是不能用属功能的和弦。这个原因就在于k46目的其实就是要推迟属和弦的出现,在心理期待属和弦的地方放上一个k46造成一种意外或紧张感,随即进行到属和弦。所以如果k46之前放了属和弦,那么就不算推迟属和弦了,也可以理解成“惊喜消失了”。
- 和弦的连接:k46后面接属和弦或者属七和弦。跟上文讲过的一样,k46的目的就是为了推迟属和弦的出现,那么k46出现之后,后面自然就是接属和弦。
3.节拍条件
k46的节奏位置总是要比D要强。
比如说在单拍子中,那么K46需要在第一拍。四拍子中K46跟D可以位于第1、2拍,或者3、4拍。总之让k46的节奏位置强于D。
4.声部进行
首先有个大前提,那就是k46需要重复五音,当然呢也可以记成重复最低音,都是一样的。主要的原因在于k46是一个复功能的和弦,是由主和弦的这几个音构成,但是是属音做最低音,这时候重复五音就是重复属音,加强属功能。
- 常规连接D:我们能发现,k46与属和弦其实是有两个共同音。所以在连接时通常是保持着两个共同声部不变,剩下的两个声部做级进。
- 结尾中连接D:在这种情况下,旋律声部一般跳进到属和弦的三音或五音。很显然,这时不能两个声部保持,两个声部级进。
- S-D:上文提到,k46前面通常用下属组的和弦,特别是S。因为S的五音正好是k46的共同音,正好可以做一个和声连接。S有共同音,T自然也是有了,所以前面用T来连接也是很常见的,用在半终止的时候会比较的多。
- 和弦的转换:我们在第五章的时候提到了两类三种方法。那么K46常用第三种方法,最低音与重复音的声部保持不变,剩下的两个声部交换。(剩下两个声部正好也是六度/三度音程)